废旧塑料中因含有大量的腐败变质成份、细菌以及各种有害化学药剂,对于它的回收和加工,环保部门一直严控严防。未经环评报批、未取得行业许可,未办理工商注册,一律禁止加工和生产废旧塑料制品。然而,近期睢宁县凌城镇的观众向我们反映,以前被查处关停的废旧塑料回收作坊和加工厂,又死灰复燃,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凌城镇位于睢宁县城东北角,因地处偏僻,近期有不少当地村民搞起了废旧塑料的回收和加工产业。记者走访了这个镇的民主、庄圩村和朱圩村等多个村庄,家庭小作坊随处可见。
一台设备几个人,院落就是加工点,这些没有一点手续的小作坊,别看规模不大,年加工废旧塑料的数量却很惊人。村民和记者说,之所以在家中操作是因为进退游刃有余,有料就加工,遇到检查就关门。
这位村民和记者说,当地的废旧塑料加工,早几年大多分布在在睢宁县的沙集镇和宿迁市宿城区的耿车镇一带,由于两个镇区都在严打严防,一些村民玩起了游击战,来到了如今检查相对宽松的睢宁县城东北角。
有人查就挪窝,这些废旧塑料加工点不仅隐蔽性更强,由于设施简陋加之没有一点治污设施,被污染的村庄环境也很难察觉。记者看出,很多村民家的房前屋后都堆满了大量来路不明的废旧塑料,经过简单的分拣、破碎、清洗后,大量的污水大都是就地直排,村庄的外环境被严重污染,河水发黑,异味刺鼻。
转运垃圾隐蔽加工,不到半年时间,一条以废旧塑料回收和加工为主的地下塑料产业链,在凌城镇的多个村庄迅速成形,而为这些加工点源源不断提供货源的配货站,每天更是车水马龙,生意红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辆从苏州运送塑料垃圾的大货车刚一进场,不少村民就凑了上来,挑选废弃塑料制品。而在配货站内,废电线、废水管、生活垃圾袋,甚至是医用输液袋、注射器,不同的塑料垃圾卖价不同。村民说,最好卖的就是医疗垃圾,一斤多只要一到五块钱。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要交由取得县级以上环保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来处置,并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但记者看到,这些本不该流向社会的医疗垃圾,在这里成了抢手货。
《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态废料的单位和个人,一定要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它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态废料。第四十五条同时规定:从生活垃圾中回收的物质,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用途或者标准使用,不得用来生产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但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这些来路不明的塑料垃圾,不仅在运输途中交叉污染,经过层层倒卖后,堆放在村庄的各个角落,致病菌、病毒也随之扩散,对生活环境和村民健康构成威胁。在掌握相关情况后,记者将情况反映给了睢宁县环保局。
面对执法人员的现场查处,加工点的工人阵阵有词,表明了自己并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据执法人员介绍,这些废旧塑料加工点由于加工粗糙,在清洗和高温熔炼过程中,极易产生废水和有机废气,造成二次污染。尤其是大量来路不明的医疗垃圾,一旦被加工成塑料颗粒,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致命危害。
既然有这么大的危害,那么,当地的废旧塑料加工为何会突然反弹呢?环保部门对此是否有所察觉呢?睢宁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李崇明无奈的表示,这一些企业往往会死灰复燃,然后行为更加隐蔽,地点选择更加偏僻。并且这一些企业吸收周边的老百姓在里面务工,没人举报。
针对现场发现的问题,睢宁县环保局执法人员现场切断了所有加工点的动力电,同时,会同当地政府,立即对所有村庄展开排查。
废旧塑料回收与加工,本是资源再生利用变废为宝的好事,但到底怎么加工,什么人或者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加工,有关部门一直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标准。对那些有资质、有许可、通过审批的废旧塑料加工公司,国家一直在鼓励和扶持,而对于像节目中暴露出来的这些三无小作坊,污染严重,危害难以估量,执法部门必须严管严防。如果任由它们肆无忌惮的违法加工,好好的村庄用不了多久就会陷入环境灾难,而最终受伤害的,只能是生活在这片家园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