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禁限塑”法规来了,塑料污染治理有法可依。《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近日,省政府印发《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明确11个品类的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塑料制品几乎随处可见。“禁限塑”法规施行后,将如何改变你我的生活?近日,大河网记者走访了郑州商超及农贸市场,并采访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及行业专家。
1月2日上午,记者在丹尼斯大卫城的拜特超市收银台看到,许多顾客在购买商品后没选购买塑料袋,而是装入了自带的购物布袋。
“这几年,我们家里日常购物已经很少使用塑料袋了。来超市买东西少的话,就直接用手拎着,买多的话,就带个布袋子装。”陈先生告诉大河网记者。
在收银台处,记者看到葛阿姨正在用印着“XX医院”字样的塑料袋装商品,“家里面有一些以前买东西时用过的塑料袋,买菜时会拿上,可以重复利用,很环保。”葛阿姨说。
收银员牛瑞敏和记者说,超市里的塑料袋是有偿提供的,目前有一半以上的顾客会自带购物袋。“2023年1月—11月,丹尼斯超市的可降解购物袋使用数量较上年同比降低了15%,但是无纺布购物袋、棉麻袋等可循环利用的购物袋销售数量同比增加12%。”拜特超市店长李坤说。
当天下午,记者在郑东新区姚桥路农贸市场看到,在大部分商户摊位前都挂着塑料袋,供顾客自行拿取。摊主刘先生和记者说:“听说河南出台了‘禁限塑’的法规,我们用的塑料袋都是符合规定标准要求的。”
据了解,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河南近年来在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方面持续发力。在2020年6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实施《加快白色污染治理促进美丽河南建设行动方案》。2022年1月,省政府令第209号公布《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并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随着“禁限塑”法规 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河南依法治理塑料污染迈出重要一步。
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规定》明确在全省范围内禁止、限制部分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及其相关活动。同时,还对禁限塑工作的责任分工,替代产品研发、推广、使用等优惠和支持政策,农膜的生产、使用、回收的监管,可降解替代材料和制品标准的制定,公众宣传教育,违法行为的处罚以及法律适用范围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规定》将国家现行禁限塑政策转化为地方性法规,为全省深入开展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禁限塑”到底禁的是什么?《规定》明确,禁止、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实行名录管理。
具体有哪些塑料制品是禁限的?《河南省禁止和限制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明确禁限11类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一是禁止生产销售的品种,包括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等5类制品。二是禁止生产的品种,明确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三是禁止限制提供使用的品种,明确分区域、分行业、分阶段禁止限制提供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吸管、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等5类制品。
《规定》也提到,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违规生产、销售列入名录明令禁止的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行为进行查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省在制定《名录》时,严格落实塑料污染治理“全国一盘棋”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国家和省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文件为依据,在防止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同时,不盲目扩限塑品种、区域等,不搞禁限塑“一刀切”,禁限品类、细化标准及完成时限等内容及要求均与国家法律和法规、政策文件和相关标准等保持一致。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同时还是蔬菜大省,常年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600万亩左右,地膜覆盖面积800多万亩,使用量4万多吨。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近年来,全省以“减量、替代、回收”为主攻方向,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示范,科学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主要适宜作物为大蒜、花生、马铃薯、蔬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开封、濮阳、商丘、周口、南阳、信阳、驻马店等地。
根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制和示范推广,鼓励优先使用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农用薄膜生产者、销售者、回收网点、废弃农用薄膜回收再利用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等应当开展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健全农用薄膜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废旧农用薄膜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自2022年以来,我省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县示范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50余万亩。目前,成本过高是制约其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难点和卡点。”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为解决这一难题,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试点县对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农户给予每亩60元的资金补贴。对合乎条件的全生物降解地膜企业,结合实际用好用足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高新技术企业15%低税率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企业所得税普适性优惠政策等。
针对快递塑料包装,《名录》提出,在郑州、洛阳、濮阳、许昌等4个试点城市的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到2025年年底,全省邮政快递网点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截至2023年11月底,全省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98%以上,使用可循环快递纸箱塑料包装的邮件快件达到4500万件,回收复用质量完好的波纹纸箱超4000万个。”河南省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处长陈宏敏说,我省已连续两年举办了邮政快递绿色包装、设备展览会及相关论坛,同时,还实施了全省行业生态环保“9254”生态环保工程,加强对各地市和主要品牌寄递企业的定期督导,确保我省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工作有序推进。
《规定》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替代材料和制品的研发、引进和推广。
据了解,2023年7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对全省可降解材料产业进行了全面调研摸底。从调研情况看,目前我省可降解材料生产在濮阳、周口、漯河、鹤壁、南阳等地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在上游基础原料、中游材料合成改性及终端制品领域均有一定优势,拥有周口金丹、济源恒通和濮阳龙都天仁等一批规模企业,可以为可降解塑料制品供应提供良好保障。
“纳入河南‘禁限塑’名录的一次性塑料制品,能够使用生物降解材料来替代。”河南省塑料协会会长段同生说,生物降解塑料又称生物分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沙土或特定条件下,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最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塑料,属于环境友好型材料。
《规定》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商务、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将建立举报受理处理机制,并将举报方式向社会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法生产、销售、使用列入禁止、限制名录的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行为进行举报。
“由于可降解塑料袋的制作流程与工艺较复杂,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比普通塑料袋价格也要高一些。”段同生说,只有将生产、销售环节监管好了,让绿色替代制品的成本降下来,才能从源头上减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同时,目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五小场所”和流动摊点,因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和流动性强,监管难度相对较大,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立法建立禁限塑举报受理处理机制,可以有效补齐监管薄弱环节,通过加大执法力度,为国家“禁限塑”政策在河南落实,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河南”提供有力保障。(文/张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