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 MEGA 发布会之后,我参加了对理想产品高级副总裁范皓宇的专访,就产品和技术做了一些了解,我觉得这样一些问题当中,最有意义的是理想对于产品定位思考和开发流程的介绍:
1、我们得知 MEGA 上很多彰显旗舰身份的配置已经同步下放到了 L 系列,这在另外的品牌并不多见,当时是怎样做的考虑?
毕竟我们不是一个传统的车企,这样就可以把产品和客户群拉的非常开,但是我们对于产品的理解是面积,不同的家庭会选不一样的面积,以及不同的精装状态,这是基本逻辑。我们正真看到的舒适性、车机、智能化的配置,那是我们的平台的能力,就像是我们作为一个小区,如果安全标准、环境升级了,那就应该大家都能得到升级。这也符合我们作为科技品牌的调性,就是不同的家当中,面积可能不同,但是当中的幸福感应该是一样的。
2、我们正真看到了刚刚理想朋友的 7 口之家,我们想明白我们用户中有多少这样的用户?
给大家分享一个数字,现在 50 万以上,新能源产品的渗透率是非常低的,有意思的是,在 L9 上市之前,40-50 万区间的渗透率也差不多,但是如今 L9 上了之后,这个区间的渗透率翻了 3 倍,当然也有友商产品的功劳,这说明大家的需求都是简单的,之前只是供给不够好。
补充一下,以前大家谈到 50 万以上,总会想到超跑、Personal Car 之类的,但其实家庭购车是最大的比例,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深访,我们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方和大家庭用户做了非常深的沟通,但凡是有类似需求的家庭,相信看到这辆车就是它的 Dream Car。
定价其实格外的简单,我们把成本算下来,再取一个对我们很合理的利润空间,就是这一个车的定价,回到第一性的原理,如果你的成本是一样的,但是你加一个非常高的溢价,这在中国是不可持续的,但是如果利润非常薄,你也不能让用户放心你能提供 5 年的服务和 OTA 的升级,包括我们只有一个 Max 的配置,是因为用户在这个级别不太在意价格,在意的是能不能拿到最好的配置,家里的人聚在一起是非常不易的,我们大家都希望让最近一段时间能变得很美好,这就是 50 万以上最佳的大家庭首选。
关于产能,我们为纯电产品线新建了一个工厂,基于我们对 MEGA 的信心,我们对产能是非常有信心的,供应链和工厂也具备一定的弹性,我们就想打破打破“高端价位纯电动产品无法成为爆品”的认知。
我个人不觉得纯电和增程在我们开发过程中有什么不同,我们的开发过程格外的简单,就是产品经理+工程师+采购部门甚至和供应商与营业销售人员一起以用户思维考察问题。
如果说真的有难点,有两个,一是对于先进的技术我们能不能掌握,比如 GPT 你能不能够做到,二是用户思维我们要不停的用第一性回到用户本身,比如不去堆黑科技,这些会让成本更复杂,可靠度更差,最后都是用户买单。
我们纯电团队大部分在上海,增程在北京,可能做的时候见的客户略微有区别,但是别的区别不大。
期望方面,增程是我们用第一性原理解决的从 20-50 万的 SUV 的解决方案,我们是用一把刀切出来的,手法一模一样,因为它意识到了用户对 SUV 的根本需求。
纯电是我们在解决一个不可能三角,谁解决的更好,就会得到更优秀的产品,就看你愿不愿意突破。MEGA 的过程让我感觉是在造手机,不是在造车,因为精密度是在零点几零点几地抠,只是我们觉得在发布会上,没必要对用户讲,但是大家拿到车之后,就会看到非常精密的设计。
至于为啥加到 MAX 这个后缀,是为了对应一个平台,以后车越来越强,是因为平台。以后,第一内部提高效率,第二是采购效率很高,第三是供应安全性,这是我们的基本面。但凡你看到的科技公司,都是以平台为基础的,这给咱们提供强劲的后力,也能提供更长久的升级。
我们理解的成本可能不是一个词,你想说的是为了改动做的费用,那肯定是很多的,包括重新开模,但是我们一定要确保舒适和产量,但是改动后的 BOM 成本,其实区别不大,因为主要是塑料件和包覆件,但是给用户更好的提供的体验非常好。
回到用户层面,如果 40 万以上,很多用户会选择 L9,但是也有很多用户不需要智能驾驶,所以就会出现 Pro,但是可能没人会在这个价位需要更低的配置,所以就没有 Air 了。
过去一年在 AD 的领域的进步是非常快的,甚至超过我们的预期,我们的目标就是全国都能开,这可能也会在区间中提供更多人对于智驾的需求。
很多时候价格差 10 万价格,用户考虑的就完全不是一样的需求了。我们已不是一个小众品牌了,当用户大了之后需求就会出现分层,我们同样要面对三四线城市甚至乡镇的需求,我们应该面对更多的需求,但是不想提供太多的 SKU 和选装。
当一个产品拥有更好的口碑的时候,被行业和用户都认可的时候,我们就希望它覆盖更多的用户。它并不像互联网产品,量大之后会让产品成本降得非常低,它是有边际的,降到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就稳定了。同样的 10 块钱,花在电池、智驾、舒适上哪里最值,我们都在抠,以前我们是写意画,现在是工笔画,是从研发到采购全体系共同作用的。我们卖出每一辆车,我们都希望用户能成为朋友,还不能加价。
很多人说行业很卷是因为竞争,我们内部其实很不喜欢看配置单,两个车的配置看起来完全一样,但是看起来完全不一样,看配置单已经是 5-10 年前了,体验已经是沉浸式了,不是简单的功能。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做好产品,我们现在没法给所有的 M987 相关的功能配置的事情,但可以说的是 5C 充电网络,我们要用现金流建网络,就像你在 2G 时代做抖音肯定完蛋,但是 4G 时代肯定成功,这是基础能力和综合系统的原因,我们精算过,然后按照需求规划怎么样建设桩,然后完全铺下去。
我监控了 5 年的苹果发布会和 4 年的 Google I/O,关于平台的部分是有技术延长线的,你观察的越多,就知道后面会做什么,我们这些年对于平台的投入是令人发指的。
5C 都是自营的,4C 都是加盟的,今年年底 2000 个是同时包含 5C 和城市的,我们原来只看高速,现在把国道也加入进来了。
高速就是服务区,初期看大的经济带的覆盖,到今年就可以看贯通线了,城市就看热点,比如商圈和居民区,现在有成熟的数据做判断。还有就是贯穿,很多地方没有电动车卖,是因为充电没有贯穿,贯穿了之后销量一下就上去了,我们也会把它贯穿。
我们一共充电就10 分钟,所以还是把站放在服务区,以前充电一个小时的时候能建在高速下面,现在不行了。
回到第一性原理,我们少了个配置,别人有这个配置,就会有人问:你为啥不做。我们正真看到的第一性就是空间,对于 MPV 是第一位的,我们应该确保三排的空间体验是最好的。但是工程师也在探索这件事,不是说看到 X9 做了我们就去干,做这件事对地面要做非常详细的标定,我们应该把中国所有的地面标定一遍,这不是追随,是挑战成长的极限,配置全堆满了之后的问题是,会非常贵,用户买不起。对很多企业来说,他们没全栈自研,很难把这些能力进行融合。
17 寸是个非常好的尺寸,再大的话就会出现磕头、晃动、碰撞时候的问题,这块屏幕三星专门给了我们一条产线,观影的话考虑的最重要的尺寸是距离。
我们现在还在考虑观影套件,比如我们在为 MEGA 设计专门的隐私套件,友商的屏幕可能尺寸更大,但是 PPI 更低,这是我们目前觉得最优的方案,再靠左或者靠右都会有问题,我们做了大量的测试,在行驶中的安全性很重要。最后是成本和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度之后平衡的结果。
车里的 220V 对我是 Corner Case,我们把车当家,我们回家之后就会把数码设备充电,李想是数码控,公司很多人也来自科技公司,在车里做 220V 是大家默认的。就像你进了一个房子没有插座,你会很绝望。
李想说去好的酒店,你一伸手感觉开关就应该在那,但是有一些时候一些酒店也有同样的配置,但是就找不到开关,这就是配置一样,但是设置的不同。
16、每个人对于高科技的认识是有分歧的,理想是怎么把对技术的认知在统一方面?
软件开发中就有一个原则是面向对象开发,另外就是分层的开发结构,不可能是一个老法师啥都懂,在理想,产品部干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一个产品经理,就需要对你所在的技术很有深刻的认知,甚至我觉得对于用户调研都是一种技术,若无法深刻理解,就不能做好产品。另外就是要非常充沛的理解用户,要帮用户去争取一些东西,将复杂留给自己,将术语简化,让用户看到的是格外的简单的,用户不需要去了解很多,比如最好的空调就是全自动的空调。
研发、采购、供应也必须非常专业,专业的人在一起才能合并成小的 Team,这样才可以得出合理的结论,而不是既要又要,一层层最终评审完成,保证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可控的,我们的所有决策一定是共同决策的。
李想也是重要一环,他视野不同,因为他有钱,他朋友有钱(笑),他能很好的把一些用户群的 insight 输入进来,这就是大家共同协作来形成最优解,最终所有人都有很好的价值观,不是去坑用户,也不是做花里胡哨的东西。
我们有一个重要指标,活跃度,如果一个产品功能没人用,那就是诈骗,产品经理不是为做出来功能,而是让用户用,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得到反馈,得到优化,我们骨子里这些做产品,就是因为 Deliver something incredible to the users。
17、毛利 20 是一个合理的空间,是不是之后所有的纯电产品也会这样定价?
不同的区间是动态在推进的,比如这取决于产品的价格敏感度,当前的竞争程度和这个区间的技术等等。
但是回到第一性,我们的第一性就是每个区见最棒的产品没有之一,但是也受到很多包括生产、供应因素的影响,你看特斯拉的车价现在都快成股票了。
还没发,没法聊,但是能多关注我们平台的进展。我们到时候肯定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布活动,会让更多现在不理解我们的用户了解这个品牌。
我们会在中国前三的程度,我们不会是赔着钱搞,我们研发的比例不动,但是比例不动,分母动了,所以研发的推进速度是很快了,我们现在产品的速度甚至已经跟不上研发了。
智驾是用户购车很重要的原因,中国是个非常特殊的市场,消费者对于科学技术产品的追逐是毋庸置疑的,有些品牌做的功能有很大的约束条件,现在泛化水平已经很高了,我们能提供的功能已经很多的地方能用了,现在是个非常好的时间。
就像问你想不要要个司机?大家都想要,只是之前不够好,还不够你操心的,但是现在是个非常好的时间节点。
其实它保证了我们开发的底线,让理想的开发在最底层能确保质量,但是对于更好的人来说,能挑战更好的东西。
很多人说开发靠的是优秀的人,但是优秀的人打败不了体系,靠的是开发的体系。
在我们的整车产品研究开发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底层部门,叫做性能,里面有最多的老法师,都是整车布置的专家,我们也会根据大量的数据和参数来增强整车的行驶品质,包括 MEGA 这次也有很多产品提升,但是我们觉得发布会已经很长了,没必要再讲了,让用户用就行了。
23、2024 是智能驾驶的大年,为什么没有在 MEGA 的座舱中看到更多面向 AD 的改变?
因为我们这套平台的布置很新,已经考虑到了当前的进展,我们也不可能再去装块屏幕什么的。我们也在做很多用户反馈的收集并且做大量的更新,而且会推给所有的用户,包括 Pro 的用户。
这篇阐述得很清楚~基本如此。有时候看到一些评论,我丝毫不在意,因为他们不是目标群体,不懂何为真正的好车。
19、刚才提到我们的投入是令人发指的,在智驾方面会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会在中国前三的程度,我们不会是赔着钱搞,我们研发的比例不动,但是比例不动,分母动了,所以研发的推进速度是很快了,我们现在产品的速度甚至已经跟不上研发了
「李想也是重要一环,他视野不同,因为他有钱,他朋友有钱(笑),他能很好的把一些用户群的 insight 输入进来」
这篇阐述得很清楚~基本如此。有时候看到一些评论,我丝毫不在意,因为他们不是目标群体,不懂何为线
转自常岩CY:在理想 MEGA 发布会之后,我参加了对理想产品高级副总裁范皓宇的专访,就产品和技术做了一些了解,我觉得这样一些问题当中,最有意义的是理想对于产品定位思考和开发流程的介绍:1、我们得知 MEGA 上很多彰显旗舰身份的配置已经同步下放到了 L 系列,这在另外的品牌并不多见,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