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体育官网无锡模具加工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大企业”环评未通过早被停产 却与302家医院合作

发布时间:2023-10-01 18:37:28   来源:聚力体育官网

  羊城晚报记者调查两家医疗可回收物加工公司,所谓的大企业违规露天堆放原料,并与危险医疗废物混杂

  一次性输液瓶(袋)回收加工现场污水横流,与医疗废物混杂形成交叉污染,“三无”黑点的生产状况令人触目惊心(详见羊城晚报7月23日A4版报道)。“正规”的输液瓶(袋)回收加工厂情况如何?羊城晚报记者暗访了号称该行业“龙头企业”

  的广州花都果燃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及有一定规模的惠州市泰亿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暗访结果令人吃惊:果燃好公司因环评未通过,2017年8月就被花都区环保局查处并勒令停工。但该公司一直偷偷生产,且生产中竟将数十吨混杂大量有害医疗废物的输液瓶(袋)露天堆放,导致残留药水直接渗入地下。更匪夷所思的是,这家“被停产”的公司已与300多家医院签约;泰亿公司涉嫌证照不全、没有审批手续等,却依然正常生产,且号称月处理300吨一次性输液袋(甁)。

  经羊城晚报记者举报后,果燃好公司涉嫌危害环境被相关部门立案查处,并被列为中央环保督查组的重点督查案件。惠州市环保部门也于近日向泰亿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开出了罚单。

  相关专家这样认为,果燃好公司和泰亿公司在行内均属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却仍涉嫌危害环境等,表明一次性输液瓶(袋)回收加工行业亟须治理整顿。

  广州花都秀全街马溪村石狮塘街一百多米外,花都主要河流之一白坭水从此流过,因此这一片被列为环保严控区。

  但有举报者称,在石狮塘街一侧的某物流园里,堆着三四米高、数十吨重的疑似医疗废物。

  6月10日23时许,羊城晚报记者夜访该物流园。通过手电筒和手机照明,记者看到令人震惊的一幕:一大片蓝色和黑色的垃圾袋摞成了一座“山”。随便扒开一个垃圾袋,都是装得满满的医用输液瓶(袋),大部分残留着或多或少的药水。有的袋子里还有针头针筒、用过的棉签等。

  据标签显示,有的输液瓶(袋)来自花都本地的医院,如花都区人民医院,也有来自广州三甲医院的,还有一些来自深圳医院。

  6月11日上午,羊城晚报记者再次潜入该物流园区。由于是白天,现场看得更清楚:露天堆放的大塑料袋在阳光暴晒下散发出异常难闻的气味,一旁散落着棉签、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袋、输液瓶、玻璃药瓶……

  在这些医疗废物中随机查看,多数输液袋上的标签清晰可认: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区人民医院、××市××医院等,上面病人名字、年龄等信息也一目了然,使用日期仅为前一天。

  而在这些医疗废物底下,每隔几米就有一个下水井。物流仓库的工作人员称:“不清楚下水管道的水是流到哪里去。”

  究竟是谁把这些医疗废物随意露天堆放?物流仓库工作人员称,每天将这些医疗废物运来又运走的货车带有“果燃好”字样,应该是物流园旁边的花都果燃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堆放的。据悉,果燃好是广东省输液瓶输液袋回收处理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企业。

  记者当天即向有关部门举报该情况,花都环保部门执法人员立即来到果燃好公司。

  花都区环保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果燃好公司因为环评未通过就生产,环保部门于2017年6月对其立案调查,并于当年8月18日下达了停产和罚款4万元的处罚通知书。

  记者在现场看到,已被责令“停工”的该公司显然仍在生产:不管是物料区还是破碎区,都充斥着刺鼻的气味,工人们戴着厚厚的口罩如常分拣、上料、破碎……

  果燃好公司一位廖姓水电负责人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反复强调,他们对医疗一次性废物的回收、处置都严格遵循安全生产标准,“我们的沉淀池、污水管都是符合有关标准的”。

  但在没通过环评且被责令停产后,该公司为何敢偷偷生产?明知夹带医疗废物对环境会造成重大危害,为何违规露天堆放?该厂工作人员皆以自己不是老板为由拒绝回应。

  该公司4名人员被传讯 该情况引起花都区有关部门的重视,花都区分管副区长闽飞召集环保、公安、卫生、街道等部门负责人,于6月11日连夜赶到现场进行查处。

  闽飞现场作出布置:一是责令环保监察部门立即联合公安部门,对这起涉嫌危害环境的案件进行立案调查;二是立即对露天堆放的医疗废物进行清理和转移;三是马上对附近水体进行抽样检测。

  花都区环保监察部门表示,因果燃好公司在被责令停工处罚的情况下,涉嫌偷偷开工,将再次责令其停工,并将此前的行政处罚报到法院,申请予以强制执行。花都区公安分局称,当天下午已赶到现场,传讯四名果燃好公司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7月2日,广州市环保局组织了针对果燃好公司环境污染案件的办理协调会,市卫计委和花都区等单位参加。该案也被列为中央环保督查组的重点案件。

  7月4日,羊城晚报记者再次来到果燃好公司回访。秀全街道负责这个的人说,目前,该厂已由街道和村委会24小时专人看管,不让任何一件医疗废物被带出。涉嫌违规堆放的数十吨医疗废物,已被转移到果燃好公司厂区。在花都区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对其进行分拣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花都区新华医院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十几名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进行分拣,将不能用于回收的有害有病菌的医疗废物分拣出来,主要是针头、针筒、被污染的导管、棉签等。

  “按照规定,只要被血液、身体接触过的医用物品是不能回收的。”医护人员特别提醒记者留意分拣出的几个化疗药水瓶,“平时我们(化疗)加药都是要全副武装地穿防护服,皮肤上溅到一滴(药水)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秀全街道负责这个的人说,三分之一的“垃圾山”清出40公斤左右的有害有毒医疗废物,全部分拣后估计在100公斤以上。

  6月初,羊城晚报记者暗访了惠州市一家名为泰亿塑料制品厂的企业,该企业号称月处理300吨一次性输液袋(甁)。

  但记者发现,该公司不仅没有按要求远离居民区(确保卫生防护距离),而且其技改项目未经验收却投产,厂区堆放的医疗一次性可回收物中还混有少量含针头、导管的医疗废物(危险废物)。

  6月6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来到位于惠城区小金口街道马岭村附近的泰亿塑料制品厂,该厂区与河涌相邻,据爆料人透露,工厂的污水长年排放到该河涌中。记者现场能听到工厂内部传来机器作业的声音,但是大门紧闭,除了门口悬挂的招牌外,从外观看不出该厂的主要经营项目。

  一位村民和记者说,工厂离她的住处只有一百米左右,除了下雨天,她总会闻到化学气味,“好臭,前两年还被人投诉过”。

  6月7日上午,羊城晚报记者佯装买家,进入了该工厂,一位黄姓负责人接待了记者。他将记者带到了仓库区,那里堆放的是已经包装好的塑料颗粒。该负责人说,目前工厂有大约三十吨的成品,价格是每吨7300元到7500元。

  与仓库一墙之隔的是生产车间,几台破碎机和造粒机正在运转,整个车间弥漫着塑料和药水的味道,而墙上只有几个简单的排风口。在原料堆放间,输液袋和输液瓶为主的原料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还有一些输液管、针筒、针头混杂其中。整个堆放点的地板没有一点防渗漏设施。

  羊城晚报记者看到,在该厂负责接待的办公室内,墙上挂着多张证照。但在其污染物排放许可证上的截止有效日期却是2015年。对此,黄姓负责这个的人说,他们已申请了新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黄姓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厂的原材料(医疗一次性输液瓶和输液袋)来自全省各地的医院,生产的产品则销往国内多个地方,一般用来制造塑料包装袋、塑料瓶等。

  在该厂生产的成品的包装袋上,写有“不得用于食品和玩具”字样。但当记者问能否保证买家没有用来生产食品和玩具的包装袋时,该负责这个的人说,只能由买家自己把握生产用途。而对于记者这个“买家”,该负责人从头到尾没有核实过“买料”的用途。

  发稿前,羊城晚报记者亮明身份,采访了工厂的负责人。羊城晚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因泰亿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技改项目未经验收却投产,惠州市环保部门近日向其开出了20万元的罚单。对此,泰亿负责人罗海舟称,26日将进行行政处罚听证。

  罗海舟同时承认,公司的环评手续“还有一点问题”。目前也只是“得到批复了,处于验收阶段”。“相关文件都全部交完了,现只是在等行政验收的排期。”罗海舟称。

  记者在果燃好公司办公区一张业务员签约表格上看到,该公司已与省内302家医院签订了一次性医疗输液瓶(袋)的回收协议,并计划一年内要增加到500家。这300多家医院覆盖了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惠州等地,特别是医疗资源突出的广州,许多三甲医院均已同该公司签约。从其业务量看,确实在省内数一数二。

  广州某三甲医院院办工作人员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该院之所以与果燃好公司合作,是因为广东省卫计委2015年公布的“推荐”两家公司名单中有果燃好。

  据内部的人偷偷表示,果燃好公司在没取得环评批复的情况下,虚报投资规模,向省发展改革委申请PPP项目建设,误导了省卫计委,将其列入“推荐”名单。一年后,省卫计委取消对其的推荐,但此时果燃好公司已与大量医院签约。

  广州市卫生计生委于2018年6月12日发出“关于排查医疗废物回收处理情况的紧急通知”,称果燃好公司涉嫌无资质处理医疗废物,要求市内各区卫计局和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立即组织自查自纠。还要求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回收处理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对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送、交接、处置等管理流程和各环节进行梳理,严防死守,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对自查不认真,或出现与无资质公司内外勾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对环境造成污染难以处理的后果的,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但羊城晚报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就在通知下发的当天,广州某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疗可回收物就出现在白云区某无证黑作坊。

  相关专家这样认为,果燃好这样轻视环评、漠视环境的情况并不是孤例,这主要是因为通过环评手续难度大,部分企业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医疗可回收品行业到了需要整顿的时候了!”环保博士李正(化名)说。

  羊城晚报23日对广东多个无证医疗可回收物加工黑点进行报道,这中间还包括广州太和镇大源村一黑点,23日下午,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该黑点已经被清理完毕。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环安委主任李静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接到举报当天,他就带队去了现场查处,将堆积的医疗垃圾全部清理出来做无害化处理,还将违建厂房做拆除。事件发生后,白云区加大了对此类黑点的清查力度,“要让破坏环境的黑作坊没有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