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体育官网无锡模具加工
首页 > 新闻中心

越限越多如何解开塑料污染的“死结”?

发布时间:2023-09-27 17:02:08   来源:聚力体育官网

  塑料是现代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人们几乎天天都会接触到塑料制品。然而,不规范地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处置塑料废弃物,浪费能源资源,加剧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积极应对塑料污染,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也是「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任务。继2020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逐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近日又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吹响了新一轮塑料污染治理的进军号角。

  其实,面对无法回避的塑料污染,我国早已行动起来。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限塑和禁塑前后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

  1986年,铁路上首次使用塑料快餐盒,因具有便利性和价格低等特点,很快普及开来。但大量的白色餐盒被丢弃于铁路沿线,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2001 年,国家经贸委发布紧急通知,要求立马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这就是最早的「限塑令」。2007年 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次年5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及工商总局公布《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这两个文件通常被称为第二版「限塑令」。

  声势浩大的全民限塑运动推行 10 多年后,塑料污染仍然未得到显着控制,甚至越来越严重。

  从”限塑“到”禁塑“,治理塑料污染是典型的知易行难的问题。在经过屡败屡战的历程后,一定要选择新的突围路径,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解开”越限越多“的塑料污染”死结“。否则,在价廉物美的可降解塑料替代品出现以前,新的限塑政策难免在现实中”水土不服“。

  其一,集国家之力研发替代用品。研发和推广可降解、易回收、易处理、不污染或少污染,经济又实用的塑料替代品,是治理塑料污染最理想的办法。当然,这也是世界其他几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可降解塑料行业在国内发展已超越 20年,却迟迟不能大规模推广,重要原因就在于成本高、价格高,无法与现行价廉物美的塑料争夺市场。显然,能够取代现行塑料的替代品,并不是那么容易研发出来的,必须集国家之力进行攻关。

  其二,引导公众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特别是减少使用「因为价廉扔了也不心疼」的塑料袋。另一方面,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设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装置,方便群众生活。

  其三,推进塑料废弃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置。结合垃圾分类,建立完整塑料废弃物回收体系,加大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力度。推动电商外卖平台、环卫部门、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在重点区域投放快递纸箱塑料包装、外卖餐盒等回收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废弃物的随意丢弃和堆放。与此同时,要在国家层面投入必要的财力和科研力量,研发现行塑料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目前,塑料废弃物填埋占用土地,且长时间不分解;如果焚烧或再利用,又会污染大气和水环境。一定要通过研发新技术来突破这一窘境。

  其四,采取必要的强制性措施。在实行倡导性措施的同时,还要认真总结吸取多年来限塑、禁塑效果欠佳的原因教训,采取比较有效的管控手段。

  一是要像烟酒一样实行高税收。对方便、实用、价廉、易丢弃的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实行高税收,大幅度的提升易丢弃的塑料制品的价格,让老百姓购买塑料制品时掂量自己的钱袋子,从而不轻易购买、不轻易丢弃。

  二是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生产塑料制品技术、工艺、设备简单,但不能允许随意办个工厂就可以生产易丢弃的塑料制品,在啥地方都可方便地买到易丢弃的塑料制品,要提高门槛,改「方便」为「不方便」。

  三是要像对待醉驾一样严惩重罚。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禁止废塑料进口。这些禁令已出台多年,之所以没得到落实,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惩罚性措施没有跟上。因而,一些人根本不把这些禁令当一回事。在限塑、禁塑的问题上,要借鉴国家治理酒驾的成功经验,出台配套管用的法律和法规。在限塑、禁塑问题上,国家若采取强力措施,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塑料制品的行为,塑料污染治理也一定会收到显著效果。